科海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入驻年限:1
  • 所 在 地:北京市 市辖区
  • 主营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滤料、设备及工程
vip

进入移动商铺

免费会员第 1 vip
科海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滤料、设备及工程
如实描述 用心服务 品质保障
쐦ꥢꡅ擄팙

美国杜笙除氮树脂T-42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

价格 8.00/公升
起订量 ≥1
所在地 北京 辖区 可售量 100000公升

手机扫码快速拨号

手机扫码
免费会员 第1年

科海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팙ꥢꥢ擄쐦

手机号码:쐦ꥢꡅ擄팙

公司官网: http://e3r7rmkl.51pla.com

所在地区:北京市 市辖区

主营产品: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滤料、设备及工程

进入店铺
商品详情 联系方式

基本参数

加工定制 除盐率
电阻率 进水浊度
出水电导率 介质温度范围 60
工作温度 80 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
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树脂层高度 80
品牌 美国杜笙

美国杜笙除氮树脂T-42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


项目名称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

工艺选择

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除氨氮脂离子交换

工艺原理

通过磺酸基官能团捕捉铵根离子,实现项目稳定出水



项目背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化肥厂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合成氨、尿素等环节,会产生大量富含氨氮的废水。

在诸多方法中,离子交换法以其对氨氮的高效去除、经济价值及环境友好特性脱颖而出。尤其适用于处理氨氮浓度高而有机物浓度低的化肥厂废水。

此方法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占地面积小,运维便捷,且能实现废水中有价值成分如氨的资源化回收,全程不生成新的有害物质,为化肥厂废水治理提供了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优选方案。

在应对化肥厂氨氮废水问题时,科海思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依据废水特性及离子交换法的技术优势,定制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流程。并且基于该工艺流程,科海思成功助力湖北某化肥企业实现了废水除氨氮目标。


E3151ADC-7B44-44be-A88C-936463E4AF30.png



项目概况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处理水量为200吨/小时,进水氨氮浓度高达380ppm,而排放要求做到5ppm以内。科海思充分考虑了生产连续性与设备维护需求,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废水处理都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方案精心设计2用1备,树脂工艺流程为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保安过滤+除氨氮脂离子交换。



石英砂过滤,利用其良好的机械截留性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及部分胶体物质,为后续工艺减轻负担。


活性炭过滤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能,进一步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颜色、异味及部分重金属离子,显著改善废水的感官指标并减少对后续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

保安过滤确保进入离子交换树脂系统的水质达到极高的洁净度,避免树脂堵塞或性能下降。


除氨氮树脂离子交换工艺,以其独特的选择性吸附特性,精准捕获废水中的氨氮分子,实现氨氮的高效去除,确保出水氨氮浓度稳定在1ppm以下,远低于客户要求的5ppm排放限值。

值得一提的是,科海思在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的同时,通过树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铵浓缩液,创新性地利用客户厂内现有的蒸发器设备,成功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铵盐产品,不仅显著降低了客户的废水处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更实现了废水中有价资源的有效回收与再利用,又一次践行了科海思“环保治理价值化”的理念。


美国杜笙除氮树脂T-42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

该企业其他产品
  • 美国杜笙 CAG-47吸附银树脂半导体废水银离子回收¥8元

  • 杜笙抛光树脂光伏半导体超纯水制备工艺介绍¥8元

  • 离子交换树脂用于饮用水去除全氟烷基物质(PFAS)¥8元

  • 科海思科技食品级除硝酸盐除砷树脂A-62MP¥8元

  • 地下水硝酸盐氮处理工艺--除硝酸盐树脂材料¥8元

  • 去除PFAS全氟烷基物质的专用离子交换树脂¥8元

  • 美国杜笙铅酸废电池去除镉螯合树脂CH-90Na¥8元

  • 美国杜笙Tulsimer®CH-87/CH-32选择性除氟树脂¥8元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美国杜笙除氮树脂T-42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信息由科海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全球塑胶网对此不承担责任。
风险防范建议: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速购通会员
手机版:美国杜笙除氮树脂T-42 湖北某化肥厂废水除氨氮项目
更新产品链接为:https://www.51pla.com/html/sellinfo/501/50109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