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胶资讯 > 政策法规 > 安阳:关于印发安阳市蓝天保卫战等3个行动计划的通知

安阳:关于印发安阳市蓝天保卫战等3个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12-12 245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及有关单位: 现将《安阳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阳市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阳市净土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8年11月15日   安阳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打赢蓝天保卫战,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历史任务和民生任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豫政〔2018〕30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社会关切的重点大气污染问题,持续强化“控排、控煤、控尘、控车、控油、控烟”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严格环保标准,狠抓秋冬季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努力建设美丽安阳。   (二)总体目标。经过3年持续努力,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幸福感。   1. 2018年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79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128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00天以上。   2. 2019年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4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109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10天以上。   3. 2020年度目标: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1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106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年优良天数达到220天以上。   (三)重点区域。原则上以路为界线,铜冶镇西-045乡道-小辛庄村北-洪积线(洪河屯乡北)-西北绕城高速-柏庄镇北-G4京港澳高速(韩陵乡西)-开源大道-G107国道-安阳市行政边界线(黄下扣村东)-007乡道-安阳市行政边界线(吴家洞村南)-善应镇南-黑玉村西-天灵线-S221省道-南林高速-瓦日线-015乡道-S221省道-003乡道-铜冶镇西划定的闭合区域。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1.严控“两高”行业产能。   (1)加快“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按照省统一要求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加快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积极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按照职能,分别牵头落实。   (2)严格控制新增高污染行业。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和《河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等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项目和企业;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不在安阳市行政区域内实施产能置换(退城搬迁、产能整合、升级改造项目除外)。全市不允许新建、扩建钢铁项目(本地现有企业实施产能减量置换、装备升级改造的项目除外),禁止外地钢铁企业搬迁转移至我市。除背压机组外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全市行政区范围内不得规划新建化工园区,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部门不再审批、备案新建、扩建化工园区。此前已规划和正在建设的化工园区,要抓紧完善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以及污水集中处理、集中供热等园区配套环保设施。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城乡规划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加大重污染行业产能整合和淘汰压减力度。2018年12月底前,出台安阳市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方案,加大产能整合和布局调整力度,全面提升工艺装备清洁生产水平,到2020年,我市钢铁企业重组整合、装备产能置换、环保提标改造基本完成,企业数量由11家整合为4家,整合后的钢铁企业实现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和物料运输全面超低排放。制定安阳市“以钢定焦”方案。编制全市焦化、建材行业转型升级规划。认真执行国家、省最新产业政策和淘汰标准,全面淘汰落后产能,对环保、能耗不达标企业依法实施关停退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   责任单位:有关县(市、区)政府   2. 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1)进一步明确“散乱污”企业、企业集群认定标准和整改要求。协调组织环保、工信、发改、国土、质监、工商、安全生产等部门,根据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法规制度和标准要求,结合安阳实际,制定“散乱污”企业及“散乱污”企业集群认定标准,分别明确关停取缔类、整合搬迁类、升级改造类的整治要求。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工商局   (2)全面排查“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当地环保、工信、发改、国土、质监、工商、安全生产等部门联合执法,发挥乡镇、街道网格巡查作用,对“散乱污”企业和企业群开展拉网式排查,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公布处置措施、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工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实施“先停后治”分类处置。在全面排查、建立台账的基础上,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对“散乱污”企业和企业群实施分类处置。对关停取缔类的,切实做到“两断三清”(切断工业用水、用电,清除原料、产品、生产设备);对整合搬迁类的,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升级改造类的,对标先进企业实施深度治理,由相关部门会审签字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坚决关停用地、工商手续不全并难以通过改造达标的企业,限期治理可以达标改造的企业,逾期改造不达标的依法一律关停。对“散乱污”企业集群要实行整体整治,制定总体整改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同步推进区域环境整治工作,改变“脏乱差”生产环境。企业未达到整治标准要求、未经当地政府批准的,电力公司不予供电,违规供电的予以公开问责。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工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国网安阳市安全监管局供电公司   (4)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各县(市、区)要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当地发改、工信、环保、国土、质监、工商、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职责,压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网格化监管责任,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网格长,坚决杜绝“散乱污”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死灰复燃。对于“散乱污”企业取缔整治不到位的,根据“散乱污”企业违法性质,对属地政府有关监管部门、所在地乡镇(街道)网格长和网格员严肃问责。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工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优化调整工业布局。   (1)加快建成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认真执行《安阳市建成区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入园工作方案》,对于应搬迁的162家企业(其中,工业企业32家,包装印刷27家,机动车维修喷涂企业79家,混凝土及制品企业12家,砖瓦企业1家,电力企业1家),逐个制定搬迁计划,明确目标任务、选址方案、建设时间、职责分工、资金筹措、职工安置、保障措施等。加快各专业园区建设,明确各行业门槛标准,在搬迁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坚决关停淘汰落后工艺设备,鼓励企业实施优化整合、升级改造,加快依法办理项目规划、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审批、备案手续进度。实行周调度、季考核制度。各专业搬迁工作组要加强督导检查,积极协调解决问题,确保按照时序进度督促落实。2018年12月31日前确保完成12家混凝土及制品企业搬迁任务;2019年6月30日前确保完成79汽车修理(喷涂)企业搬迁任务;2019年12月31日前确保完成27家包装印刷企业搬迁任务;2020年底前确保全面完成其余34家企业搬迁任务。加快安彩高科搬迁步伐。同时,林州市、内黄县、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要完成铸造、腐竹、印染、铁合金等重点行业整合入园。滑县要加快永达化工厂关闭退出,2018年底厂区生产装备全部拆除。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市重点项目办、市城乡规划局、市税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政府国资委   (2)严格控制市区规划区内新批新建涉气企业。从本文印发之日起,对于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不符合产业发展定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改、扩建工业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予立项核准或备案,国土资源部门不予批准建设用地,环保部门不予批准环评文件。对未批先建、违法生产的企业,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查处,责令恢复原貌。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实施重点区域产业整合升级。各县(市、区)政府要制定专项方案,对本辖区生产规模小、工艺设备简陋、环保设施不完善的铁合金、氧化锌、耐火材料、石灰、铸造、碳素、玻璃、化工、食品加工、印花、包装印刷等工业企业进行兼并整合、分类整治、升级改造。殷都区、龙安区要对市区西部布局分散、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的各类冶金辅料、破碎加工、石灰、石子石粉等企业,进行整合入园、提标改造。对于生产工艺比较先进、规模较小的,进行优化组合,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对于生产设备属于国家限制类、淘汰类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及环境风险、安全隐患突出,又不主动搬迁或转型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坚决关停;对废气不能全收集、全净化,未按超低排放标准进行提标改造的,粉尘覆盖生产设备,厂区环境脏乱差的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减少污染排放。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相关县(市、区)政府   4.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1)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烟气在线监测数据作为执法依据,加大超标处罚和联合惩戒力度,未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停产整治。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2020年底前,完成排污许可管理名录规定的行业许可证核发。加大依证监管执法和处罚力度,强化信息公开,监督排污单位认真落实持证排污、按证排污、环境管理的主体责任。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严格执行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自2018年10月1日起,全市所有钢铁(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焦化、化工、有色、水泥行业以及工业锅炉(含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严格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有关企业要在2018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符合特别排放限值,通过环保部门核查验收。逾期不达标、未通过核查验收的企业和工段(设备),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停产整治。国家、省新出台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的,所涉及的企业均应按照新的标准和时限要求,实施环保设施提标改造。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动实施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城市建成区内焦炉实施炉体加罩封闭,并对废气进行收集处理。扎实推进钢铁、碳素(铝用碳素)、水泥、焦化、电解铝、玻璃等24个行业大气污染超低排放改造。对于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深度治理、实现超低排放的涉气企业(工段),施行绿色调度,在错峰生产和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中给予相应的支持政策;对于未实现超低排放的涉气企业,纳入秋冬季错峰生产和应急管控清单,实行停产限产,控制和减少污染排放。加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深度治理,烧结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其他生产工序分别不高于10、50、150毫克/立方米。2018年10月底前,安钢集团制定焦炉炉体加罩封闭和废气收集处理工作方案,启动1—2台试点工程;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焦炉加罩密闭和废气收集净化处理工程。2019年底前全面完成钢铁、碳素(铝用碳素)、水泥、焦化、电解铝、玻璃等六大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配合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全面治污。2018年10月底前,全市钢铁企业凡是未安装高炉、转炉煤气放散自动点火装置的,实施停产改造。全市所有钢铁企业热风炉、钢铁和焦化企业煤气发电锅炉(燃气轮机)全部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符合超低排放要求。安钢集团要在2018年12月底前确定治理方案,2019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热风炉、煤气发电除尘、脱硫、脱硝设施,为全市钢铁企业做出示范。其他钢铁企业要在2019年10月底前完成热风炉、煤气发电环保设施。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开展钢铁、建材、有色、火电、焦化、铸造、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污染问题排查,建立整治台账。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要采用密闭皮带、密闭通廊、管状带式输送机或密闭车厢、真空罐车、气力输送等密闭方式实施深度治理;冶金行业熔炼车间、钢铁行业转炉(电炉)炼钢车间顶部安装集尘和袋式除尘装置,确保车间烟气不外逸。2018年10月底前,按照“场地硬化、流体进库、密闭传输、湿法装卸、车辆冲洗”的标准,对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水泥、石灰、石膏、砂土、废渣等易产生粉尘的粉状、粒状物料及燃料实现密闭储存,物料装卸工位、皮带输送机等卸料点要设置集气罩或密闭罩,并配备除尘设施;块状物料采用入棚入仓或建设防风抑尘网等方式进行存储,并采取洒水、喷淋、苫盖等综合措施进行抑尘,料场路面要实施硬化,出口处配备车轮和车身清洗装置,实现“空中防扬散、地面防流失、地下防渗漏”。要按照相关标准对无组织排放治理绩效进行监测评估。对无组织排放治理设施不符合上述要求、监测结果不达标的工业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整治。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6)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综合整治。组织医药、化工、橡胶、包装印刷、家具、金属表面涂装、合成革、制鞋等行业实施原料替代,以低挥发性原料替代高挥发性原料;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实施生产过程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技术改造,建立密闭式负压废气收集系统,并与生产过程同步运行;采取密闭式作业,并配备高效的溶剂回收和废气降解系统,根据不同行业VOCs排放浓度、成分,选择催化燃烧、蓄热燃烧、吸附、生物法、冷凝收集净化、电子焚烧、臭氧化除臭、等离子处理、光催化等针对性强、治理效果明显的处理技术,对含VOCs废气进行处理处置。对现代煤化工行业全面推进落实泄露监测与修复制度(LDaR)。凡是治理措施不符合《安阳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指导意见》要求的实施停产整治。完成“十三五”VOCs减排目标。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7)减少各类园区污染。推进各类园区循环化改造、规范发展和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对全市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进行集中整治,完善污染防治设施,2018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达标改造,减少工业集聚区污染。有条件的工业聚集区建设集中喷涂工程中心,配套高效治污设施,替代企业独立喷涂工序。规划、完善工业集聚区集中供热设施,淘汰集聚区内分散燃煤工业锅炉,积极推广集中供热,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   配合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壮大绿色产业规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积极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掌握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大气治理重点技术装备等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等新业态,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二)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6.进一步削减煤炭消费总量。   (1)严控煤炭消费目标。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7〕82号),科学制定我市煤炭消费总量削减目标,按照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的原则,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推进电能替代燃煤和燃油。淘汰一批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低效产能,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提高燃煤项目准入门槛。从严执行国家、省重点耗煤行业准入规定,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煤炭、煤电、钢铁、电解铝、水泥、玻璃、传统煤化工、焦化等8大类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项目。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大力开发、推广节能高效技术和产品,实现重点用能行业、设备节能标准全覆盖。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实施煤炭减量替代。严格落实《河南省耗煤项目煤炭消费替代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落后现状,全市新上非电行业耗煤项目实行2倍减量替代;电力行业新增耗煤项目实行等量替代。对未完成上年度煤炭消费减量目标的县(市、区),实行耗煤项目区域限批。除热电联产项目以外,“十三五”期间全市不再核准新投产燃煤发电项目。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7.大力推进清洁取暖。认真落实《安阳市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施方案》,运用好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切实提升我市清洁取暖水平。   (1)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暖。对大唐安阳发电厂、大唐林州发电厂2家热电联产热源进一步开放供热潜力,采暖期严格执行“以热定电”,确保安阳市区和林州市区热源满足需求。加快配套集中供热管网建设,到2019年10月底前,安阳市和林州市城市建成区集中供暖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滑县和汤阴县、内黄县要加快县城集中供暖热源及配套供热管网建设,到2020年10月底前各县城建成区集中供热普及率力争达到50%以上。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   牵头单位:市清洁取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2)大力推进分散清洁取暖。在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乡镇、农村,因地制宜推进“电代煤”“气代煤”、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相变电蓄能等清洁取暖方式。2018年全市完成清洁取暖10万户,以“电代煤”为主、以“气代煤”为辅,在市区及周边3公里范围力争完成清洁取暖改造。2019年全市计划完成清洁取暖25万户。2020年全市计划完成清洁取暖24.33万户。各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2018年清洁取暖率分别达到66.5%、28.76%,2019年年底之前分别达到82.83%、62.08%,2020年分别达到100%、94.4%。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全市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主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100%。壁挂炉能效不得低于2级水平。   牵头单位:市清洁取暖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3)加强洁净型煤质量监管。依托全市现有洁净型煤生产、仓储、供应和配送网点和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县(市)、乡(镇)、村三级配送机制,在不具备清洁取暖条件的农村地区,继续实施洁净型煤替代散煤。全市民用清洁型煤生产经营企业产品质量标准均应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商品煤质量 民用型煤》(GB34170—2017)规定。各县(市、区)政府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并提供必要的监督抽检经费保障。各级工信部门要采取措施,监督清洁型煤生产经营企业对每批次型煤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不合格原料不进厂、不合格产品不出厂。各级质监部门要持续组织开展清洁型煤产品质量检查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查处生产不合格清洁型煤行为。累计三次抽检不合格等违法情节严重的,由工信部门撤销其煤炭经营资质。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4)加强散煤销售监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集中资源推进散煤治理,优先以乡镇或县区为单元整体推进。持续组织开展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燃煤散烧治理专项检查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销售劣质煤行为。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5)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按照“整乡整村”划定原则,对于完成散煤清洁替代的区域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依法拆除禁燃区内各类燃煤设施。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   (6) 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逐步扩大燃煤锅炉拆除和清洁能源改造范围,2020年10月底前基本淘汰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锅炉拆改实施逐年递减的资金奖补方式,对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拆改的燃煤锅炉,给予6万元/蒸吨资金奖补;对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拆改的,给予4万元/蒸吨资金奖补;对2019年10月底之后完成拆改的燃煤锅炉,不再给予资金奖补。燃煤锅炉拆除后,可以改造为集中供热、天然气、电、地热、风能、太阳能,不得改造为燃用洁净型煤、水煤浆、无烟煤、兰炭、绿焦、柴油、重油、醇基燃料等,且必须拆除烟囱或物理切断烟道,不具备复产条件。严禁用已经关停、淘汰的废旧燃煤锅炉套取奖补资金。需保留的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必须经市环境攻坚战指挥部批准,并实现超低排放。燃煤锅炉改造为天然气锅炉的要同步实现低氮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不超过30毫克/立方米。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改造升级无望的,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全市原则上不再办理使用登记和审批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配合单位:市质监局、市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