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胶资讯 > 会员风采 > 塑料行业赚钱有妙方!

塑料行业赚钱有妙方!

发布时间:2007-05-24 50
杰事杰公司在业界名气很大,但圈外知道的人却很少。这家占据工程塑料市场30%份额的高科技公司,是典型的知识创业型企业。董事长杨桂生是我国第一个工程塑料博士。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科院年轻的高级研究员杨桂生发现,所里研究开发的先进技术面临巨大市场需求,但很多成果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产业化。

    1992年冬天,杨桂生带着从所里借来的2000元差旅费,在上海做起了推销员,推广自己的工程塑料技术。他的第一笔生意是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合作的,当时上海大众正致力于国产轿车的开发,对这一既省成本又节能的成果大为赞赏。首战告捷,杨桂生信心倍增,开始筹划工程塑料的产业化之路。正当他为筹集资金为难的时候,闵行区有关部门看中了他,并由区工业局出面,贷给杨桂生6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1993年,杨桂生不顾他人的非议和中科院的反对,带着工程塑料技术“跳进”市场经济的大海中,创建了杰事杰新材料公司。
 杰事杰开业后的第一笔生意,是将风扇材料的技术转让给了安徽一家空调企业,只收技术转让费。按照合同约定,该厂付给杰事杰150万元的技术转让费。凭借这项技术,这家风扇厂的年销售额曾达到2亿元。

    技术转让的成功让杰事杰在业内出了名。这时海尔集团找到杨桂生,希望他为家用洗碗机研制一种工程塑料内胆材料。这次杨桂生按照自己搞产业化的设想,没有出卖技术,而是大胆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将技术作价16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近千万元,开始了产业化的过程。现在,杰事杰已为全国的汽车、航空、电器、通信等行业,提供了4个系列、百余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产品被大众、夏普、五十铃、三菱、海尔、春兰、长虹、格力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广泛采用。

    企业发展起来以后,体制上的缺陷开始凸显。原来的集体所有制产权不清,个人价值无法充分体现,杨桂生决定改制。1994年,杰事杰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9年又改成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在其中占25%的股份。转制后,杰事杰的发展犹如插上了翅膀,销售额以年均240%的速度迅猛增长。随后,杰事杰开始引进优秀人才,布局5个生产基地的生产范围。2000年,杰事杰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杨桂生把自己推行的“技术+市潮的跳跃发展策略总结为“技术增值模式”。他认为,仅仅转让技术只有很小的增值空间,如果将技术和市嘲捆绑”起来转让,就会产生放大效应,技术的价值也能数倍、数十倍地增长,就像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一样。在杨桂生看来,杰事杰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靠技术开发能力引领市场,遇到困难时用技术解决问题。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

    博士下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绝对是个新鲜词汇。有人说,博士下海就像把一只笼子里长大的鹰,放飞到狂风暴雨的自然界中,虽然鹰飞翔的本领很高,但对环境的不熟悉却让它们的生存显得凶多吉少。但杨桂生还是成功了。他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工程塑料,具有该领域的专利技术(创业方向选择准确);凭借技术,得到政府的扶持,并取得启动资金(资金来源稳定,懂得借政府之“势”);他选择的客户都是大企业,并利用其知名度开拓市场(无形中省去很多广告费用,赢得市场信赖);他推行“技-工-贸”的发展模式,把技术的价值无限放大,引领市场(把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可以肯定地说,并不是每个博士都适合走创业之路,博士下海的长处是他们技术上的优势,但办企业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需要有把握市场需求的经营头脑,要有对人、财、物的管理能力,在这方面,杨桂生同样是个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