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胶资讯 > 专家评点 > “两会”过后 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责任和机遇

“两会”过后 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责任和机遇

发布时间:2009-03-17 58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中国很多行业一样,被视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能源行业,也正遭遇“寒冬”。但不同的是,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石油企业,一方面需要克服自身面临的种种压力,确保油气生产供应,为振兴中的中国经济提供“血液”,播撒能源“火种”;另一方面又必须未雨绸缪,确保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的能力,为国家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让支柱产业发展的“阳光雨露”惠泽百姓。

    消费需求急剧萎缩,市场销售不畅;原油成品油库存激增,生产组织难度加大;成品油价格呈下降趋势,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2008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我国三大石油公司,深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寒冬”。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看,我国能源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能源发展仍处于增长较快的历史阶段。很多困难都是暂时的,“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必然带动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石化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炼化企业在规模效益偏低、技术和国外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伴随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必然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来自石油系统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深感到,目前中国仍有很多技术落后于人,平时这些核心技术很难购买得到,即使花高价买来了,也已经不是最新的了。现在可能就不一样,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公司不得不对先进的技术进行“转让”,来获取资金度过危机。如此看来,适时引进某些炼化先进技术,“借弯道超车”,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机会。

    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内油气勘探开发的下一个重大潜力区很可能是海洋。但从上个世纪中国“下海”成立海洋石油公司,通过对外合作勘探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到目前三大石油公司都有涉海油气开发业务,很多地方尤其深水区勘探开发还只能“借船出海”,虽然产量规模都有明显增长,但某些技术相比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最好的选择不仅需要储备发展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弯道超车”,还要“造船”,加大装备的投资力度,加快装备的建造步伐,尤其是加强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自主研发。

    在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0%的格局下,中国资源能源的供需矛盾并不会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完全消除。与国家给予的利好政策支持相应的是,2009年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将借势加快发展步伐。在一个经济放缓的时期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有一个明显的好处,成本压力会大大减小。从长远来看,成本投资回报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一个“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命运”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大有可为的年代。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工作在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提出了很多依靠科技应对危机的好提案和好建议。

    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科技界委员离不开的话题。“2006年1月发布纲要,历经3年未见动静,高兴的是重大专项这样关系到国家发展的研究项目2009年前终于启动了。”重大专项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项目。为了了解重大专项,2008年众多科技界委员深入调研,形成《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重要保障》的报告,并成为重大专项成功启动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中,“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是能源领域唯一的重大科技专项,也是由企业牵头的唯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等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参与,目前正在有序进行。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油气产品关系国计民生,一旦国企这样的‘大船’搁浅,不仅会影响国家这部大机器的正常运转,还牵扯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在原油产量压低、市场价格下滑的格局下,除了勤俭节约过紧日子,还得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来自石油生产企业的代表委员对“依靠科技,探索低成本之路”有着尤其深刻的体会,也对科技应对金融危机寄予厚望。

    群策群力,共克时艰。相信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2009年一定能够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