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环境问题是双刃剑

发布时间:2008-05-08 23
   聚氨酯产业发展正面临复杂的环境问题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的话,将给产业增加成本、阻碍产业发展,这是日前在印度德里召开的PUTECH2008会议上传递的重要信息。
    巴斯夫聚氨酯亚太区集团副总裁周应赐先生在会议上作了关于环境问题给聚氨酯产业带来影响的报告,特别指出对亚洲的影响。至2012年,亚洲聚氨酯材料的产能预计达到35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38%,对全球聚氨酯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亚洲发生两起工厂大事故:韩国京畿道利川市一处建好不久的冷冻仓库08年1月7日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当时工人们正在地下室实施氨基甲酸酯发泡作业,消防部门称火灾已造成至少40人死亡。07年5月11日13时30分,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河北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TDI分公司硝化工段的一硝化装置发生爆炸,引发甲苯供料槽起火。事故发生后,厂区装置已关闭,水电被切断,周边村庄2000多村民以被疏散转移。
    周应赐指出,爆炸发生后媒体报导给聚氨酯产业在公众眼里的形象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如果生产不小心的话,可能未来就会出台禁令,这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削弱我们和其他产品相比的竞争力、限制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关于工业爆炸、排放限制、温室效应等问题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法律规定,在欧洲就出台了REACH法规,而且在化学品导致人体过敏、哮喘、皮肤病、中毒等问题上也存在很多争议。”
    另一方面,气候的变化和能源节约问题同时也给聚氨酯产业带来机遇,如聚氨酯保温材料的作用。例如,“中国07年末08年初的冬天异常寒冷”,人们被困住、车辆无法行使、社区水源被切断,由此可以看出“对更好性能的绝缘保温材料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聚氨酯产业发展的机遇”。
    周应赐建议到,产业内部应该形成有分量的各种组织,代表整个行业处理一些问题。“行业组织的重要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接着举出很多例子,如美国聚氨酯产业中心(CPI)、欧洲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协会(ISOPA),“这些组织应该成为聚氨酯产业的传话筒。”在中国这种组织就已取得初步成功。如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就协助中国建设部,联合巴斯夫、亨斯迈、陶氏等系统料企业生产商修订关于保温材料的一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