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塑胶资讯 > 政策法规 > 环保治理产业浅析:第三方治理理论、背景以及相关政策简析

环保治理产业浅析:第三方治理理论、背景以及相关政策简析

发布时间:2016-12-07 45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环境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单一追求GDP增长为主导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被打破,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被摒弃。

传统环境污染治理模式的问题

“谁污染,谁治理”传统模式是在政府的监管下由污染排放者自行处理污染物,随着环保政策日益趋严,其短板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

(1)强硬的治污模式 遮蔽企业的利益诉求

传统的污染防治制度采用行政权力主导的“命令一服从”“标准一遵守”“违法一处罚”等二元关系模式。且单行法条文中大量充斥的是“禁止”“严禁”“不得”和“应当”的规定。在强硬手段治污的模式之下,环保企业的利益和诉求无法得到积极的回应,只是“被强制”而非“被激励”进行污染治理。

(2)漠视治污责任 导致设施运营效率偏低

排污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常会漠视环保责任,纵使政府全力应对加强监管,企业的偷排漏报现象仍较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排污企业缺乏专业人才、经验欠缺导致治污设施运营效率不高。

(3)政府环保投入不足 急待社会资金参与

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预算大概1800亿到2000亿左右。“十二五”期间包括“十三五”规划,两个行动计划接近7、8万亿,土壤行动计划将有几万亿,解决“十三五”的环境任务预估要十几万亿甚至二十几万亿。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减缓,仅靠中央和政府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走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

(4)社会化运营比例偏低

整体上看企业污染治理社会化运营的比例偏低,不足5%,主要是排污企业自主治理污染,许多社会资本在污染治理市场外徘徊。利用市场机制,将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等社会资金,引入第三方治理,有利于引导资金正确流向,且能减轻中央和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

为解决传统污染治理模式带来的问题,无论从理论基础、管理体系、政策制定还是治理效果,推行第三方治理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

多中心公共经济理论、利益最大化原理、规模经济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共同构成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架构

(1)多中心公共经济理论: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引入第三方治理,将项目的生产环节交给具有市场竞争机制的私营部比政府更有效率优势。

(2)利益最大化理论:企业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常会漠视环保责任。但将治污功能剥离出来,交由专业第三方,排污企业注于生产活动,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3)规模经济理论: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引入第三方专业治污主体,可达到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一是便于采用大型的高效设备和先进的治理技术,二是可以降低单位污染治理的研发费用、固定成本费用,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

(4)委托-代理理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际上将污染治理任务委托给第三方企业,双方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前者向后者支付治污费用,后者向前者提供污染治理服务,形成双向监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

政策制定逐渐完善

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策发展总体上可分为探索形成和逐步深化两个阶段,见下表所示。其中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关于污染治理的法律文件。《意见》发布后,各省市纷纷出台实施方案,标志着环境第三方治理逐步从计划发展到实际行动。

表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践进展与阶段划分



专业化社会治污效果成效显现

近年来,我国在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业企业除尘、脱硫、脱硝、废水处理,污染源在线监测等领域引入第三方运营,其专业化社会化的治污效果凸显。

市场上不乏第三方治理的成功案例。早在2006年燕山石化与威立雅水务集团合作以来,其借助威立雅的水处理技术和水务运营的管理经验,公司污水回用处理能力提升近70%,污水排放量每年减少了1500万吨,年节省费用600万元以上。清新环境签署了特许经营项目,根据2015年脱硫生产指标统计,企业脱硫综合成本比2014年降低约0.2元/Mwh,按年发电量 300亿Kwh计算,仅设计优化及运行调整年节省费用600万元。

第三方治理的推行使污染治理的集约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治污成本大幅降低,且第三方治理的核心特征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治污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小结

我国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条件日臻成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带动了环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培育了一大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环保公司,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业务范围逐渐向工业污染治理领域扩展。

第三方治理模式作为市场机制背景下的污染治理模式,本质是政府打破市场壁垒,创造条件的一场市场化改革,强调发挥排污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区别于传统的、层级性的国家权威治理形式,注重污染防治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充分了解各方主体的立场、利益与诉求。